1、一、区别:出恭:出恭是上厕所的雅称。
2、从元代起,科举考场中设有“出恭”、“入敬”牌,以防士子擅离座位。
(资料图片)
3、士子入厕须先领此牌。
4、因此俗称入厕为出恭。
5、并谓大便为出大恭,小便为出小恭。
6、2、出宫:出宫就是从皇宫里出来。
7、扩展资料出恭由来:“出恭”一词本无方便之意,从 元 代起,科举考场中设有“出恭”、“入敬”牌,以防士子擅离座位。
8、士子入厕须先领此牌。
9、因此俗称入厕为出恭。
10、并谓大便为出大恭,小便为出小恭。
11、据说明代科考时,皇恩浩荡,准许考生如厕,只是届时须领取一块牌子,上写“出恭入敬”,凭牌进出厕所和考场,好比衙门里要打出“威武”、“肃静”的招牌,以示庄严。
12、虽说内急之时,尚须作恭敬如仪状,终究是件费力而滑稽的事,但堂堂科考而能顾及内急之需这等细节。
13、真可算得是推己及人、深体“下”情的大大仁政,士子们于感戴之余,便将如厕称为“领出恭牌”,简称“出恭”,因此而玷污了自家的“恭人”,也就顾不得了,忠孝难两全,夫妇之恩比了皇恩,不过是小菜一碟。
14、古代的科举比较严格,考官提前一个月就把考生关在号里。
15、考试的时候三天一科,三天就在那么小一地方(比桌子稍微大一点)不能出去,就在里边蜷着睡觉。
16、因为怕考生出去作弊,所以连上厕所都需要申请“出恭入敬牌”,所有考生出恭入敬时都得安安静静。
17、领了“出恭入敬牌”才能上厕所,上完了马上回来。
18、后来“出恭”就变成了上厕所的意思,还分了出大恭、小恭,放屁叫虚恭。
19、在贡院离开考试时候可以申请出恭,但是殿试的时候却不能申请出恭。
20、因为皇帝在那亲自殿试,马上要产生状元、榜眼和探花了。
21、后来古人发现银杏树的白果能缩尿,所以所有考生到最后殿试的时候每个人的狂搓一大筐白果,以便考试期间不撒尿。
22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-出恭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